2019年4月19日,中金所发布公告《进一步优化股指期货交易运行促进市场功能发挥》,分别从交易保证金比例、单日过度交易手数和平今仓交易手续费三个方面,第四次对股指期货进行松绑。我们将此前股指期货的调整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。
调整日 | 交易所非套保保证金比例 | 单日过度交易手数 | 平今手续费(万分之)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沪深300 | 上证50 | 中证500 | > | ||
股灾前 | 10% | 10% | 10% | —- | 0.23 |
2015/8/26 | 12% | 12% | 12% | 600 | 1.15 |
2015/8/27 | 15% | 15% | 15% | 600 | 1.15 |
2015/8/28 | 20% | 20% | 20% | 100 | 1.15 |
2015/8/31 | 30% | 30% | 30% | 100 | 1.15 |
2015/9/7 | 40% | 40% | 40% | 10 | 23 |
2017/2/17 | 20% | 20% | 30% | 20 | 9.2 |
2017/9/18 | 15% | 15% | 30% | 20 | 6.9 |
2018/12/3 | 10% | 10% | 15% | 50 | 4.6 |
2019/4/19 | 10% | 10% | 12% | 500 | 3.45 |
以沪深300股指期货IF加权为例,在政策收紧期,持仓量持续下滑,导致流动性彻底丧失的是2015年9月7日的调整,由于过度交易手数直接降低90%,平今手续费提高到原来的20倍,成交量陡降至上日的5.5%。

松绑期的前两次调整,主要侧重对应大盘指数(沪深300和上证50)的期货,放松项目主要侧重保证金比例的下调,限仓和高平今手续费仍然显著抑制了投资者的日内交易需求,可以看到单日成交量未见起色。

2018年9月后,三大股指期货升贴水持续维持较为有利状态,机构投资者的对冲需求有所提高,股指期货持仓水平稳步提升。第三次松绑将大盘指数期货的保证金比例放松到位,值得关注的是,大幅下调了中证500的保证金比例,单日限仓手数放大了1.5倍,机构对冲需求进一步提升,中证500股指期货的持仓量迅速上升,一举超过政策收紧前的历史最高水平,而沪深300和上证50期货的持仓水平也接近历史最高的一半水平。
根据期货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,沪深300股指期货3月成交量为231.5万手,同比增长365.67%,环比增长89.42%;上证50股指期货成交量为103.46万手,同比增长185.5%,环比增长86.52%;中证500股指期货成交量为172.81万手,同比增长469.36%,环比增长126%。但是目前的月交易量仍然只是相当于收紧前的单日成交水平。
相比较前三次松绑,刚刚发布的第四次松绑的亮点是:单日过度交易标准一次性提高了9倍,这个放松力度超出市场预期。目前除了平今仓交易手续费外,整体水平与第一次收紧已相差无几。对日内交易成本不敏感的中低频股指期货CTA策略有了用武之地,预计股指期货持仓量会继续稳步提高,且成交量将温和放大。
随着国内外机构长期资金的流入,股指的对冲需求与日俱增,而流动性主要来源于日内投机和高频套利,此类需求仍然受限于较高的日内交易成本。因此,平今仓交易手续费的下调是未来股指期货松绑的主要方向。到那时,股指期货正常化将基本实现,后续相关期权衍生品的推出也指日可待,股票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工具箱进一步完善。可以预见,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量化投资将进入高速发展期。